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时间:2024-04-26 06:40:32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认识偏旁人、刂、灬、冫。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字,指导不、开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爷爷和小树的故事,打开书,自己读一遍课文,看看这些字你都会认了吗?一边读一边牢牢地记在心里。

2、按自然段读:老师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第二自然段,女生读第三自然段。

3、导语:你们看这棵小树长得多好呀!那你们知道吗?树叶下面可藏着许多秘密呢!谁愿意揭开秘密?

  二、新课:

1、师将深色叶子翻开(书上词)

小伞、爷爷、撑开、穿上、暖和、一棵树、冷热、给我、来到

⑴ 两人互读:谁有不正确的及时帮他纠正。

⑵ 请学生当小老师,会读哪个就带着大家读哪个。

2、这些词里有咱们这节课要认的10个字,他们也在树叶下面藏着呢,快看看都是谁?

伞、爷、棵、到、冷、热、给、开、穿、暖

⑴ 你都认识他们吗?自己快认一认。

⑵ 指名当小老师,带读这些字。

⑶ 重点字挑出来,再读,爷、到、冷、热、伞认识父、人、刂、灬、冫偏旁。

⑷ 通过图,用基因识字的方法讲解父:古时候,儿子犯错了,爸爸教训儿子的时候,手里要拿着一根棍子,就是父。爷的下面部分好象是腿骨弯曲的样子。

还学了哪个字有父?(爸)扩字:爹、斧、釜

3、游戏:试试谁的反应快!

将本课要认的字发给学生(两人一组,一组一个字)

学生说字,拿这个字的学生站起来,带读。

4、两人一组用字组词,再说一句话。

5、朗读课文,把这些字记住。

6、我会写。

不:

⑴ 观察:有几笔写成?

⑵ 每一笔是什么?

⑶ 观察每笔的位置。

⑷ 师范写。

⑸ 生描红笔顺,再独立写一个字。

开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写。

三、小结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是一年级课文的第五课,本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了在一个农家小院里,冬天到了,爷爷为小树绑上稻草御寒过冬;夏天到了,茂密的小树为爷爷遮挡猛烈的阳光,让爷爷能在凉快的树荫下度过炎热的夏天的故事。本文的语言口语化,以孩子的视觉、角度、立场阐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和谐关系,为孩子的知作出了引导,为孩子的行树立了典范。在本课的第一课时教学中,我把目标定位在孩子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中,例如词、句中初步认识生字,(通过自读课文,对生字引起注意,词语的认读是对生字的又一次接触,寻找反义词、伞字与实物之间的对比、暖和的 的练说,意在帮助孩子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第二课时中通过比赛、游戏来巩固、强化)通过看图说话、想象说话来感受爷爷对小树的关爱,以及这种关爱对小树的作用,同时给予孩子一个语言表达、释放自己想法的一个平台,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孩子的语言。

但是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并未达到我预设的程度。在反复的思考后,却又回到原点我为什么要上课?是我要孩子学吗?不!作为一名教师更为重要的任务是要在课堂吸引孩子,让孩子要学。虽然这已经是一个每位教师都熟知的教学理念,但是面对我的课堂,面对自己的公开课教案,能否理直气壮的说一声我的教学是吸引孩子要学呢?我却不能!在课堂上,忘记教学流程,纵然有紧张的因素,但是也正是因为课堂上,我墨守于教学设计,没能够根据学生实际的课堂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而且在教案的设计时,就仅仅想我要怎样把这些知识点去教给我的学生们,没有想到他们想要怎样去掌握,他们到底在怎样的一个水平上。例如:词语的认读时,仅仅停留在认读,没有考虑孩子们到底处于怎样的水平从而训练他们记忆的深度;朗读课文时,每一次的朗读目标不明确,有层次、有目标的朗读更能带动全班的朗读上的进步;在教学中的一些细节,也是很值得思考的。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理解上的偏差、朗读时总是纠正不过来的读音时,自己该采用怎样行之有效的策略来纠正孩子呢?面对一年级这些天真、无瑕的孩子,又应该用怎么样语言和形式进行更为亲切、生动、深入的进行交流呢?这些都应该是我为之努力的目标。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2

《爷爷和小树》一课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1、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在教学《爷爷和小树》时,我至始至终围绕着字、词、句、段、篇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第一环节复习生字词,我设计了“我来比划你来猜”、“猜字谜”、 “邀请字朋友做客”等趣味性十足的游戏,既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又达到了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复习巩固生字词的目的。在学习课文环节中,我先出示四个词语,在学生自主搭配的`基础上,在进行词语搭配的拓展训练,再出示“穿上”和“撑开”两个动词,通过动作演示体会“撑开”的意思后再次进行词语搭配,达到学习语言和积累词语的目的。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我安排了用“因为……所以……”进行句子训练。课文仅代表性地安排了冬、夏两个季节,我通过补白,设计进了春、秋两段,在经历文本时,又超越文本,通过拓展练说、内化迁移,有效地运用了语言。在课末,我回归整体,把课文改成小诗,做到美读升华,活读课文。模仿写诗更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个性化的想象说话,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深层次的阅读。在《爷爷和小树》一课中,我安排了大块的想象说话环节。

在学习课文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想象说话训练: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在风中的小树,你想说什么啊?穿上暖和衣裳的小树们,现在你想说什么呢?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小朋友你有什么感觉?在树下乘凉的爷爷,你想说什么呢?在拓展训练中,我又设计了两个想象训练:美丽的春天到了, 给 ,小树 。金色的秋天到了, 给 ,爷爷 。立足于文本的想像说话训练,加深了学生对爷爷和小树的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

“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爷爷与小树》这课后,听课的领导和老师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反思自己的课堂,发现问题确实不少,如在动作演示“撑开一词时,当学生懂事地把伞合拢时,未能抓住教育契机,渗透“撑开——收拢”这一反义词训练;有学生说出“五 ……此处隐藏11431个字……学反思11

《爷爷和小树》是一年级课文的第五课,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第一次以段落的形式出现的课文。它以浅显的文字讲述了冬天到了,在一个农家小院里爷爷为小树绑上稻草御寒过冬;夏天到了,茂密的小树为爷爷遮挡猛烈的阳光,让爷爷能在凉快的树荫下度过炎热的夏天的故事。

在本课的第一课时教学中,我把目标定位在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记汉字。如这个“伞”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写字教学的时间,是安排在下课前十几分钟呢,还是安排在专门的写字课来指导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也不很清楚。总觉得在一堂课中,写字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突出。一年级孩子朗读课文与识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学读书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并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在之前的课文教学中,我是先让学生自己去读通读懂课文,然后在理解过程中,在没有教给读书方法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自己去试着练读。等学生读了以后,老师觉得不对,再去一句一句地教。这看起来好像是在培养自读能力,但是效率低下。其实,一年级学生学朗读,就是要由老师教的呀。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教育的殿堂。《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使教学演变成为学生道德生活——爱护树木,保护植物。通过讨论、汇报信息等形式,学生能够感受到树木对人类的用处,及应该保护树木,引申了对做人的教育,主要是想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一些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本文的语言口语化,以孩子的视觉、角度、立场阐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和谐关系,为孩子的知作出了引导,为孩子的行树立了典范。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2

本课总共三个段落,层次分明,这是本学期第一次出现段落的课文。因此,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形成句段概念,就要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习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而对于一年级学生,尤其上刚刚结束拼音学习,进入到课文阅读中的孩子来说,要想用这样的阅读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学会阅读,还需要一定的媒介来辅助。在教孩子们学会数段落后,我及时把课文的两幅插图出示,然后引导孩子看看,两幅插图对应的是哪几个段落的内容。插图是直观具象的学习对象,学生很快就知道第一幅图对应的是“冬天”一段,而第二幅对应的则是“夏天”。插图很好地帮助孩子进行了整体感知。

在细读感悟的'时候,我再次用到了插图。让孩子们看看图,然后读读句子,理解为什么说爷爷是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为什么说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色的小伞”。有了插图帮忙,那些后进的孩子也能很快地明白课文中“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体会了打比方的作用,从而初步感受那一份和谐美。

这堂课,插图很好地“

穿针引线”,帮助我突破了教学难点。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3

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小短文。文章共三段话。第一段介绍了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哦、三两段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关系。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作以下几点反思:

1、导入的设计

一节课的导入设计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一节课的投入状态。上课后,我借着每位孩子都喜欢画画的因势,请一位孩子上台画一棵树,并让他向大家介绍自己画的树,再通过老师课件画的一棵树让孩子说说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帮助。因为一开始就从孩子们的兴趣着手,孩子们很快就投入到课堂中来。在介绍树的好处时,大家说了好多,也很全面,接着我们就引入了课文的学习。

2、从学课文开始,我就特别注重孩子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感情朗读。所以,在一次次的引导、激励下,孩子们通过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还以爷爷绿色的小伞,明白了树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发出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论断,这个过程都是他们自主探究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做好自己引的角色就够了。

3、在朗读的基础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个别孩子,从上课开始,就一直不喜欢将课本打开,这是一个习惯问题,说明我抓得还不够全面。另一个就是,朗读的时候,很多孩子很快就将文本背会,以至于齐读的时候也不愿意将课文打开。这个问题的存在我感到比较头大,该如何去解决,去引导,我该好好再思考、在实践。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4

本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本文极具人文性,因此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但注重孩子们对文章的有感情的朗读,文中生字词的教学,还注重孩子对“感恩”的理解。课文教学结束后,发现孩子们懂得了要知道回报,知道感恩。但不足之处是:等课结束后,才发现其实这也是一篇很好的让孩子进行想象说话练习的课文:你能说说,当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后,小树会怎么说呢?当小树为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后,爷爷会笑眯眯地说些什么呢?于是,我后利用课后的.辅导,对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训练,结果总觉得不怎么理想,可能这就是我没抓住教育时机所留下的遗憾吧。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5

在整个课堂中,由于太紧张,没有很好的进行组织教学,学生回答问题也不是特别积极,看到台下这么多名师以及领导听课,一紧张就把课中的有些环节给忘掉了,在第二自然段讲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时,没有很好的指导孩子们的阅读。在分析“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时,没有进行拓展的检测。在课件的最后一页,原本是利用背景音乐来试着背诵课文,却在手忙脚乱中点错了背景音乐。

本文是一篇很适合孩子朗读的课文,通过朗读和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人与树之间应该亲密、和谐地共处,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被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所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在朗读教学时,怎样让孩子主动积极的朗读课文,我在准备的时候很花了一番心思。因为之前的课文,都是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很愿意读。可一接触这样成段的课文,学生读起来就有点拖腔拿调,如何让学生读好课文,这其实与学生的语感是分不开的。所以我选择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老师示范读、学生自由朗读、个别品读、男女对读、比赛读。而且每一次读的要求也不一样,第一遍自由朗读要求是把课文读准,接着同桌对读是把课文读顺,后来的个别品读则是要求把课文读好。这样学生每一次的读都是带着不同的目的,而且一次比一次有难度,并且在朗读的时候还要进行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一遍比一遍读得好。在讲读课文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想象并通过图画在语言的'感悟中学习。

上完课以后觉得很遗憾,精心准备的一堂课却因为我的紧张而导致上得不成功。或许是因为初来乍道,对于跨越式的教学模式与要求,我还有很多的不解,也不太熟悉,单在时间的把握上就存在很多不足,在课题导入的时候,就因为没有组织好,浪费了很时间,后面的内容上起来就有点仓促。想了很多,虽然这次上得不太成功,但是我不能气馁,我应该继续努力,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进步,相信自己会在这种磨炼中得到提升。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